当妈妈说出戴上避孕套的英文!女儿深夜崩溃:这道坎我们到底该不该跨?

频道:新游动态 日期:

凌晨三点的外卖铃声穿过合租屋的隔音板,我捧着冒热气的关东煮扒拉着手机屏幕。突然跳出妈妈发来的消息,像一块砸进冷水的滚石——"男孩都这么说过?下次约会记得戴上避孕套(she must use a condom)!"

当妈妈说出戴上避孕套的英文!女儿深夜崩溃:这道坎我们到底该不该跨?

我一口鱼糕卡在喉咙,灌下半瓶冰镇柠檬水都没平复心跳。窗外的合欢树在台风里簌簌发抖,像极了屏幕那端我妈颤抖的语气。这个从小要我练钢笔字到写得指节发青的母亲,突然用英文下达"性行为指令",比台风更令我窒息。

为什么妈妈要用英文说这个

翻开相册里泛黄的高考全家福,我妈还年轻时总爱在我耳边叨叨:"念医科还是商科?南京还是上海?"那时候我捧着小王子啃到书角卷起,她就夺过书敲我脑壳:"女孩子家读那么多闲书干什么?"

直到上周阳台晾衣绳上飘过隔壁楼谈情说爱的两人世界,她突然放下晾衣夹掏出手机。我看着她青筋暴起的手指在拼音键盘上笨拙地打字,最后蹦出"must use a condom"时,像极了第一次在厨房切洋葱被辣哭的的模样。

我们都误解的那场对话

周末约在木栅栏奶茶店见面,我妈端着咸蛋黄奶盖茶都快打翻三次。她掏出皱巴巴的说明书:"这是你二伯在国外买的,用了三年了..."我说着"阿姨消消气"就听见杯子"哐当"磕在大理石桌上,抖落出半包淡蓝色包装。

"你知不知道现在年轻人......"这句话她说了三遍才终于说不出下文。我突然想起高三那年她送我补脑口服液的场景,我嫌苦皱着眉时,她硬要把整瓶倒进保温杯稀释,最后连带着棉花球一起倒了进去。

代际裂痕背后的生存哲学

我妈是最后一批穿碎花布长裙的知青,赶上计划生育时种了十棵泡桐树在房前屋后。现在这群泡桐树像保管箱似的把三个时代的碎屑埋在年轮里——我的暗恋日记本夹着过期糖纸,她的梳妆镜沾着防晒霜,我们的毛孔吸附着PM2.5和永远晾不干的梅雨。

街角便利店挂着避孕套广告牌,霓虹灯把穿着薄纱裙的模特照得半透明。我看着我妈对着包装盒指指点点,突然想起她年轻时在田头稻穗里追赶蜻蜓的样子,那时的天下也没有这么大风,吹得人东倒西歪。

这场对话留下的余韵

现在每当我闺蜜炫耀男朋友会烧蒜蓉油麦,我就笑得像吃进辣条似的。路过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时,我总要多看一眼楼梯上贴着的安全提示,跟包装盒上印着的英文长得极为相似。

昨天在健身房流汗到头发粘在额角,突然想起我妈当时的手机震动。现在那个号码依然存着"妈妈"两个字,只是每次通话前都得先对着手机壳擦三次指纹。就像窗外那棵泡桐树,枝干粗得两个人才能合抱,树皮里裹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往事。

归根结底,这场对话像块夹心饼干,裹着甜味的苦涩在舌苔化开。我们终究没能好好聊完那一整包安全套,就像永远补不全的拼图角,留着斑驳的白边提醒我们——生活有时就是这样的碎裂。